时间:2022-12-14 18:48:19 | 浏览:1167
【一】
一位享誉国际的学者
在开始今天的微课之前,精读君想先给大家介绍一个人——著名学者王国维。或许有读友对他已经有所了解,但是精读君在此还是仔细介绍一下他。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杰出学者和国际著名学者,从事文史哲学数十载。他也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与文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他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并确立了较系统的近代标准和方法。
他与梁启超、陈寅恪和赵元任号称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中国新学术的开拓者,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金石学、甲骨文、考古学等领域成就卓著。
如此多的头衔大家可能不甚了解,但是他有一个最让人熟知的作品《人间词话》,读过此书的人数不胜数,光是豆瓣上的评价人次就达到了一万三千多。
然而精读君今天要推荐的不是《人间词话》,而是后人将王国维的作品编辑为一册并在今年1月刚出版的《王国维:一个人的书房》。
【二】
他把思想瑰宝留在了“一个人的书房”
在本书前言,编辑者这样写道:
王国维一生著作等身,思想深邃,无数文人学者为之仰止。
作为后人,我们编辑这本书一方面是为了纪念先生对中国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贡献,另一方面是为了启迪读者,让读者通过文字走进王国维的心灵世界,与大师做时空对话,从而提升个人的修养和自身素质。
对于这本书中的作品,编辑者将内容分为六大部分:
述:诸子学说,王国维对先秦诸子学说的解读;
讲:西方哲学家传,著名哲学家的传记,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叔本华等;
品:风骨文章,包括《人间词话》的定稿、删稿、附录及拾遗,《红楼梦》评论等;
写:吾心感言,王国维对教育、文学、读书及艺术的随笔感言;
作:序与跋,包括自序和王国维为其他文学作品所写的序与跋;
抒:闲雅逸趣,即王国维所写的诗词。
现在,精读君就挑选王国维为《中国名画集》所做的序来与大家共同品读。
【三】
王国维眼里的《中国名画集》
《中国名画集》原名为《古代名家画册》,顾名思义里面收集的都是古代绘画名家的画作。王国维于1908年为此画册作序,文章第三段原文如下:
平等阁主人英英如云,醰醰好古。慨横流之澒洞,惧名迹之榛芜。是用尽发旧藏,并征百氏……冀以永留名墨,广被人间。
文段中“平等阁阁主”指的是《时报》创办者狄葆贤。前三句话描写的就是狄葆贤对书画的喜爱,生怕名画衰微,便尽心收藏。在最后一句话,王国维也点明了希望名画能够永远被珍藏,引起世人的重视,被世人所熟知。
接下来,他又描述了《中国名画集》出版的意义,精读君根据王国维的原文,解读如下:
其一:他认为我国历来书画都是私藏,不轻易外露,所以学者经常没有画作可以参考。将享誉盛名的画作集为一册,方便学者临摹、学习;
其二:“张而必弛者,文武之道;劳而求息者,含生之情。”简单点来说,就是人活在世,要懂得张弛有道,该休息的时候就休息。但是我们该怎么休息呢?王国维认为翻看这些画作“可做息肩之胜地”,对愉悦身心是很好的;
其三:他认为,我国绘画自成一宗,将名画刊登出来,“不使晴蜓岛国独辉日出之光,罗马故国专称美术之国”,王国维希望中国的美术能与东方的日本和西方的罗马故国一争高下。这样不仅可以让国人欣赏,还能发扬光大与国外美术争高低,也可以对世界文明有所增益。
从这一段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王国维放眼世界的治学思想,对于学术之事常考虑到它的世界意义。他在《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章程书后》中即已指出:
一日发明光大我国之学术者,必在兼通世界学术之人,而不在一孔之陋儒。
井底之蛙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学者,而放眼世界,思维开阔,才是一位学者应该具备的。
【四】
学术,是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王国维作为一代大学者,平生只爱钻研学问,无心取悦上流社会,不慕荣华,不贪享乐,以普通人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学术成就,更不以泰斗的身份对他人颐指气使。
他平日深居简出,与书籍为伴,生活简朴,虽不善社交,但与罗振玉、缪荃荪、沈曾植等同时代的学术界人士交往密切,此外还与日本、法国等国外学者有很多的学术交流。
可以说,做学问是他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他以杰出的贡献,在国内外具有独特的地位,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他对学术的重视与贡献也赢得了许多人的尊重:
梁启超是这样评价他的: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
法国汉学家保罗·伯希和说:中国近代之世界学者,惟王国维及陈先生(陈垣)两人;
郭沫若也说: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
如果我们也能像他那样,心无旁骛的在自己的领域里奋斗,问心无愧的话,想必也就没有那么多人抱怨“时不与我”的同时,依旧碌碌无为下去吧。
就如本书编辑所说,愿你我都能在王国维的文字中与他进行时空对话。我们读的虽是他的文字,但是看到的却是他的本身:他对治学的态度,他谦和的品性……如果你能在他的文字中有所收获,想必这也是对大师最好的尊重吧。
匹配阅读伙伴,与精读读友会会员一起,每月读一本好书、写一篇打卡笔记、交流阅读心得,请找精读君。(微信/QQ公众号:精读)
王国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王国维是从古代向现代过渡的桥梁,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
【一】一位享誉国际的学者在开始今天的微课之前,精读君想先给大家介绍一个人——著名学者王国维。或许有读友对他已经有所了解,但是精读君在此还是仔细介绍一下他。王国维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杰出学者和国际著名学者,从事文史哲学数十载。他也是近代中国最早
(导读:19世纪末,西学和“欧化主义”的刺激,自然感染了处境相似的中国学人,而真正把“国学”作为一门统揽中国学术的概念提出来,则是在西学东渐、我国社会和学术文化处于空前转型的清末民初。)1902年秋,梁启超曾与黄遵宪等人商议,创办《国学报》
曾仕强:整部《易经》,实际上,它只是讲了“3个字”而已。记住这3个字,你的一生不会犯大的过错,不会走过多的弯路,不会一事无成,不会抱憾终生。第一个字是:上。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情,一生都不要忘记,要不停地求上进。这个上进,就是往人生前进的方
2020年年初,有位“国学大师”在网络直播间横空出世,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关键还能免费为大家预测全国高考作文,坊间称其为“水镜先生”。“水镜先生”本名章檬,广东人,学历仅为大专,毕业后,一直在老家的一家眼镜厂打工。2019年的冬天,命运
台湾作家杨照在微博上说:“被问到台湾有谁能评论南怀瑾,我只能回应:‘难啊,他最近二十年在台湾几乎没有读者。’台湾知识界这点评断能力幸好还有。”香港作家廖伟棠也说:“南大师这些事,港台知识界皆知。这就是为什么大师去世一事在港台几无反响,因为我
中国曾经有一个大师辈出的年代,诸如王国维、章太炎、梁启超、赵元任他们都是著名的国学大师。一、王国维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省海宁人。 王
#头条创作挑战赛#又是一个胡说八道的国学号,连历法的基本概念都不清楚就来忽悠人。这类人的特点就是讲的内容有真有假,用真的部分来增加可信度,然后再使用一些春秋笔法来混淆概念。首先,咱们的“农历”确实是“阴阳历”,而不是单纯的“阴历”。但中国人
他是国学大师,在短视频平台很容易刷到他。他手捧易经这本大书,曾经预言过2020年的疫情灾祸。他曾上过百家讲坛为观众系统讲解过易经。 他就是曾仕强,一位国学大师。有人认为他只是一个江湖混子,有人却认为他是实实在在的大师,为推动易经的发展做出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不过可惜的是其中《连山》《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一本《周易》。《易经》其内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辩证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
提到曾仕强很多人十分熟悉,尤其是对《易经》感兴趣的人。因为曾仕强是著名的“易学家”,更是被誉为“国学大师”。不过大家对曾仕强的看法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混子,假借国学来赚钱;有人认为曾仕强是实实在在的国学大师,推动了人们对《易经》的
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我们的国学热逐步恢复盛况,说到国学,近年来影响巨大的有三位大师。分别是南师、曾师、倪师,三位均在近10年过时,但如今各大网络平台都是三位大师的言论视频。说到这三位,有的人说:“是国学大师”!有的人说:“是江湖骗子”!其中
刚刚浏览了被南怀瑾大力吹嘘的《弟子规》,不知道是否因为大数据的副作用,我在刷抖音老是能看见曾仕强。南怀瑾与曾仕强可能属于同一类人,所以系统才会作大数据推荐?曾仕强按照我的习惯,我一般但凡刷到曾仕强都是立即就走的,不留一点评论,不愿意多看一秒
12001年,已经90岁高龄的季羡林不幸同时患上两种癌症——前列腺癌和膀胱癌。癌症引发的剧烈疼痛严重影响了他的饮食、睡眠乃至正常的生活。彼时,季老的身体因病情而浮肿到面目全非,以至于旁人已经难以辨认,这还是大家熟知的季羡林么?当所有人都在为
前言:著名历史学家严耕望曾将吕思勉、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可以说,吕思勉、钱穆、陈垣、陈寅恪是中国近现代史学界的泰山北斗。可是这样的学术巨子,其实也曾提出过一些匪夷所思,令人难以接受的暴论。比如吕思勉。国学大师吕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