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4 19:14:44 | 浏览:1629
今天学习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从中我看到了王国维是如何推动中国文化发展的。
王国维1900年生于浙江海宁,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15年受聘为京师图书馆馆长。王国维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和文化事业,在文学、哲学、史学、金石考据等方面均有精深造诣。
图片来自网络
不过,令人诧异的是号称“国学大师”的王国维,他年轻时崇尚的是西方“新学”。
从小“体质羸弱”的王国维,人生道路早已被父亲王乃誉规划好:读经书、考科举、点翰林、做高官,这也是传统士大夫走过千年的老路。可他从小就不爱读这些书,马马虎虎竟然中了秀才。
图片来自网络
他继续前往杭州考试,但他这次没有了好运气,没有考好。他在杭州第一次知道读经书这些以外的知识,他也没有阻止他读一些课外知识。他读这些书的理由是能够救国救民的书就必须读。
这样他与金榜题名再无缘分,1898年他来到上海谋生,在《时务报》做些校队工作,即使这样他也没忘记“读书救国”的目标。短短几年他学会多种外国语言,并通读了康德、叔本华、尼采等哲学家的著作,成为最精通西方哲学的中国人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
在工作时,他每天都会在东文学社学习三小时,他随手在扇子上写了首诗,其中有句是这样写的“千秋壮观君知否?黑海东头望秦。”如此雄厚的诗句让学社老板决定资助他学习。经过多年学习,1903年,王国维发表《哲学辩惑》;1904年,他撰写了《红楼梦评论》;1908年,他写下了《人间词话》。
图片来自网络
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他认为“美育”在西方与中国是不一样的。西方美学是一种纯科学,而中国的美学要从诗歌和小说中去研究。中国美学要研究人生,就要先了解人本身,也就是中国哲学讲的“人性”、“真”这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就是由自然和艺术构成了人生。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知道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在中国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看来考古是一门“要做历史的有心人”这门学问,所以他希望前人的文化和历史通过考古记录下来。所以今天看来,他对中国考古学起到重大促进作用。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确立了较系统的近代标准和方法。
图片来自网络
大家有时间可以看一下《人间词话》这本书,看完肯定感触很深。看过的可以分享一下感受哦!
王国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王国维是从古代向现代过渡的桥梁,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
今天学习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从中我看到了王国维是如何推动中国文化发展的。王国维1900年生于浙江海宁,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15年受聘为京师图书馆馆长。王国维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和文化事业,在文学、哲学、史学
曾仕强:整部《易经》,实际上,它只是讲了“3个字”而已。记住这3个字,你的一生不会犯大的过错,不会走过多的弯路,不会一事无成,不会抱憾终生。第一个字是:上。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情,一生都不要忘记,要不停地求上进。这个上进,就是往人生前进的方
(导读:19世纪末,西学和“欧化主义”的刺激,自然感染了处境相似的中国学人,而真正把“国学”作为一门统揽中国学术的概念提出来,则是在西学东渐、我国社会和学术文化处于空前转型的清末民初。)1902年秋,梁启超曾与黄遵宪等人商议,创办《国学报》
2020年年初,有位“国学大师”在网络直播间横空出世,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关键还能免费为大家预测全国高考作文,坊间称其为“水镜先生”。“水镜先生”本名章檬,广东人,学历仅为大专,毕业后,一直在老家的一家眼镜厂打工。2019年的冬天,命运
台湾作家杨照在微博上说:“被问到台湾有谁能评论南怀瑾,我只能回应:‘难啊,他最近二十年在台湾几乎没有读者。’台湾知识界这点评断能力幸好还有。”香港作家廖伟棠也说:“南大师这些事,港台知识界皆知。这就是为什么大师去世一事在港台几无反响,因为我
中国曾经有一个大师辈出的年代,诸如王国维、章太炎、梁启超、赵元任他们都是著名的国学大师。一、王国维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省海宁人。 王
说起现在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相信很多人都会提起胡适。胡适曾被尊为“现代孔子”,与鲁迅齐名。但实际上,有一个人,他初见就用一个问题难住了胡适,“适之无以对”,这个人就是钱穆。作为“史学四大家”,钱穆一辈子的心思都用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上的学
#头条创作挑战赛#又是一个胡说八道的国学号,连历法的基本概念都不清楚就来忽悠人。这类人的特点就是讲的内容有真有假,用真的部分来增加可信度,然后再使用一些春秋笔法来混淆概念。首先,咱们的“农历”确实是“阴阳历”,而不是单纯的“阴历”。但中国人
他是国学大师,在短视频平台很容易刷到他。他手捧易经这本大书,曾经预言过2020年的疫情灾祸。他曾上过百家讲坛为观众系统讲解过易经。 他就是曾仕强,一位国学大师。有人认为他只是一个江湖混子,有人却认为他是实实在在的大师,为推动易经的发展做出
叶曼2021年,一段叶曼预测中国未来的视频在网络上爆红。这段2007年录制的视频中,已经93岁的叶曼说道:而今盛世已来,预言成功的叶曼,究竟是何方神圣?阴差阳错的人生1914年,叶曼出生于北京的显赫人家。她的父亲曾经是政界著名人士,因反对袁
2007年,一位年过九十的老人在讲座中提到,最迟到2020年,中国必将崛起。这段视频一放出来立刻引爆全网,许多人看到这位老人的头衔“国学大师叶曼”后,对她产生了浓浓的兴趣。然而叶曼老人已在2017年去世。生前,她曾对文贤学院中国学子满怀期待
《觉醒年代》自从开播以来,热度就一直居高不下,不少观众都沉浸在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其中,有一位身穿长袍,头戴瓜皮帽,脑后留有长辫子的老者引起了观众的热议,这位老者就是国学大师辜鸿铭。他不仅是当时的中国第一人,还是“清末怪杰”。辜鸿铭的许多
常言道,“书为心画”,“字如其人”。欣赏书法不仅仅是看功力的深厚,看点画、章法的精巧,而是要看作者的精神、胸襟、气质修养。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人的精神,人的气质的一种抽象体现与表露。因此,欣赏书法的最高境界是通过书法作品与书法家“对话,
中国近现代能被称为国学大师的人本来就不多,有些还存在争议,这里就选择些比较被公认的14位国学大师供大家参考,学习。他们每人都独创出了一些富有思想和时代内涵的东西,这些文化精髓只要我们好好学习,继承,肯定能带来巨大的人生受益和不一样的生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