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9年7月11日,国学大师季羡林病逝,享年98岁。"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这便是季羡林先生一生的写照。1911年,山东省清平县(现...
2009年7月11日,国学大师季羡林病逝,享年98岁。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这便是季羡林先生一生的写照。
1911年,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庄镇官庄一个农民家庭降生了一个新生儿,这个家庭世世代代都是农民,谁也想不到在这样贫寒家境中竟会出现一位国学大师。
季羡林先生6岁以前跟着马景恭老师识字,直到六岁时举家前往济南投奔叔父,他才进私塾学习四书五经,后来上了小学,课余时间开始学习英语。12 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
他在课余时间开始翻译屠格涅夫的散文《世界的末日》《老人》及《玫瑰是多么美丽,多么新鲜啊!》等,并在《益世报》以及《国民新闻》等报纸周刊上发表。
季羡林先生热爱文学,曾这样感谢他的恩师董秋芳:“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过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1930年,他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主要专攻德文,多次发表散文和译文。毕业后的季羡林没有忘记自己的母校,在校长的邀请下回到山东省立济南高中担任教师。
1935年,季羡林先生决定前往德国进修,1936年春,季羡林先生选择了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佛典《大事》厚厚3大册是用混合梵文写成的,他学习异常勤奋致力于读和写,并在在论文答辩、印度学及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4个"优"。
1941年季羡林先生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曾师从语言学家E·西克研究吐火罗语。
1946年季羡林回国,被北京大学聘为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他长年任教北大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季羡林先后出版的德文中译本《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印度伽梨陀娑《沙恭达罗》、印度伽梨陀娑《优哩婆湿》等著作。
看到这里妥妥的就是一个寒门出贵子的励志故事,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
有一年北大开学,一名新生扛着一大包行李在校园里奔走,他看到一位衣着朴素的老人,于是请求老人帮他照看一下行李,自己好去办一些入学手续,老人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这位新生费了很长时间才办完手续,回来后,发现老人顶着炎炎烈日帮他看行李。等到举办开学典礼时,这位新生才发现,那位待他始终谦逊有礼的老人,竟然是任北大副校长季羡林先生。
季羡林先生将一切看得云淡风轻,不追名逐利也不居功自傲。他曾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在《病榻杂记》书中季羡林先生曾说:““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的,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
这本《天地一行客》便是季羡林先生摘去桂冠后,是以一位老人结合了九十多年的生活经验所得,在这本书中收入了他的随笔散文,每一篇文字都在探讨一个相对独立的问题。他谈了人生的意义、做人处事、朋友、知足等人生哲学。
对于我来说印象最深的是——不完美才是人生。
季羡林先生说:“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老人常说一个人的一生会经过三起三落,一生也是福祸相依的过程。等长大之后才真正懂得了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含义。在逆境中要有良好的心态,不随波逐流,就如季羡林先生在困难时期,在看门房、守电话的时候,还着手翻译《罗摩衍那》。在顺境中要保持内心平静,继续精进。
《天地一行客》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只有找到内心的那条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才能达到“纵化大浪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的达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