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互联网上最火的流浪汉是谁?毫无疑问是二十一世纪一零年代的“犀利哥”。破旧的大衣和坚毅不羁的面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感,这个用绳子作腰带的男人一度火爆中国互联网,网友们还给他起了一个外号:“犀利哥”。流浪汉这个身份,从生活水平上他们是处于社会...
中国互联网上最火的流浪汉是谁?
毫无疑问是二十一世纪一零年代的“犀利哥”。
破旧的大衣和坚毅不羁的面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感,这个用绳子作腰带的男人一度火爆中国互联网,网友们还给他起了一个外号:“犀利哥”。
流浪汉这个身份,从生活水平上他们是处于社会底层,居无定所,也没有固定的工作,还有人担心他们的存在会影响社会的治安;
但并非每个流浪汉都是为经济状况所迫而选择流浪的,他们有些人曾经拥有着稳定的工作,有家人朋友,却主动选择放弃了一切,宁愿住在天桥的桥洞下也不愿回家。
沈巍就是其中一员,博学的他一度被人们称为“国学大师”,拥有百万存款。
“你在看什么书?”
“上古之书,人心之书,帝王之书,充满争议之书。”
《尚书》是儒家五经之一,这名生活在现代社会的烘焙师自然不懂其中的含义;在他下班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一个邋遢的流浪汉正坐在石阶上专心致志的阅读,在昏黄灯光的衬托下显得别有一番意蕴,让这位烘焙师忍不住上前搭讪、问话。
流浪汉随口而出的文采也让这名烘焙师感到十分惊讶,而且眼前的这名流浪汉仪态板正,端坐着与自己回答,事后他便忍不住将这段从自己发现流浪汉、到与流浪汉攀谈的视频上传到了时下最火的短视频平台上。
这也就是抖音五十万粉丝博主“沈巍”出名之路的开端,他成了一名火遍全网的流浪汉,无数人一时间蜂拥而至的要去采访他,而在了解这个人的故事后,人们更会感慨其一生的复杂坎坷。
1967年,沈巍出生于上海,他的父亲彭某是名航海专业的大学生,在远洋货轮上当大副,母亲是沈某则是一名历史老师;可以说放到现在,沈巍的家庭都是响当当的知识家庭,又出生在大城市,为何如今沈巍会“沦落至此”?
1959年,沈巍的外公去世了,上海的用房有定额,为了方便照顾母亲,沈巍的母亲沈某和父亲彭某从那时就开始搬到了外婆的老房子里居住,并一直生活到沈巍十六岁。
矛盾也就是从那个时候便开始积累了,沈巍的父亲是传统的大男子主义,一直对至今住在丈母娘家的这件事心存芥蒂;而沈巍的外婆性格强势,自觉女婿一家都住在自家房子底下自己更有底气,二人时常发生争吵,爆发的导火线是沈巍的出生。
彭某和沈巍的母亲共育有四个孩子,而沈巍是家中的长子,本来彭某对这个孩子有着很大的期望,可沈巍居然不跟自己姓!
沈巍说他曾有两个名字:“沈立新”和“彭立新”。
沈巍不跟彭某姓并非是因为彭某和母亲离婚,沈巍随母亲生活云云,而是源于彭某与外婆的不和;在沈巍之后家里陆陆续续有了三个兄弟姐妹,三个人都是随彭某姓。
1967年,沈巍出生时,父亲彭某正在远洋轮船上执行任务,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心里一直有计划想要外孙跟自家姓的外婆趁机在给孩子上户口时,填上了“沈立新”这三个名字。
等彭某回来时,自己期盼已久的孩子居然是跟妻子姓,这让大男子主义的他根本无法接受;于是在上学前,面对外婆,沈巍的名字叫“沈立新”;面对父亲,沈巍的名字又成了“彭立新”。
父亲和外婆的姓名大战一直持续到了沈巍上小学的前一天,上了学沈巍的名字就必须彻底定下,不能再更改了,此时面对一大家子人,一向严厉的父亲问沈巍:“你到底跟谁姓?”
小小年纪的沈巍哪里懂这些人情世故,他只知道父亲常年出航在外,一直都是外婆带他,自己和外婆的感情最深,再加上外婆时常在自己耳边对他进行思想灌输,年幼的沈巍懵懂的回答:“跟外婆姓。”
自此,关于沈巍的姓名之争落下了帷幕,随着沈巍亲口的承认,他终于可以不用再频繁地改姓,可这件事却在沈巍心里形成了莫大的伤害,让他一直耿耿于怀至今。
面对姓名之争的童年过往,沈巍回忆道:“我在小的时候就应该是一个流浪汉。”
沈巍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在父亲与外婆之间辗转的皮球,虽然两人都争着要他,但在争吵中却没有人在乎他的感受;这也是为什么沈巍在自己成年独立后选择更改自己的名字,他想抹去这段孤独的过往。
虽然关于长子的姓名之争结束了,但就此沈巍的存在在父亲彭某的心里却变了意味,长子跟着娘家姓了沈,这让彭某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寄人篱下的赘婿;后续几个孩子的出生,彭某成功争取到了他们的姓名权,从此以后,彭某对沈巍更加冷淡了。
在沈巍上小学时,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愿望是……》;其他同学写的大多是“我的愿望是成为一名教师”,“我的愿望是世界和平”……
其中只有沈巍的愿望与众不同,甚至震惊了整个语文组,当时沈巍提交的作业是:《我的愿望是换一个爸爸》。
出于善意,和担心学生的家庭情况,老师将沈巍和沈巍的父亲叫到了办公室,给彭某看了这篇作文,并调侃性的对彭某说:“老彭,你儿子要换爸爸啊。”
面对老师,彭某表现得毕恭毕敬,耐心聆听了老师的劝告,但一回到家,彭某便马上发作,勃然大怒的让沈巍写了一篇“检讨”,才作罢。
彭某并没有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是更加变本加厉的偏心其他孩子和冷淡长子沈巍。
沈巍曾说,自己是很渴望将自己心灵的所想所思与父亲交流的,但他没有得到回应,自己也不敢交流;哪怕自己现在离开了家,选择流浪,自始至终,他还是渴望得到父亲的爱。
彭某曾在外婆家购置了很多书,这些书,儿子沈巍是没有权利随意翻看的。
不是因为彭某严肃,不准孩子碰自己的东西,而是因为这个孩子是沈巍;
弟弟和妹妹都可以随便翻看,而长子沈巍哪怕是想看一本书,都需要提前向父亲彭某提前“请示”,像海上轮船的下级面对上级那样,
彭某借着沈巍对他的卑微来找寻自己在这个家的主权感;偶尔他才会允许沈巍看书。
有心理学研究显示,孩子会喜欢、纠结于童年时没得到的,越是儿时未曾得到过的,越会让他们在成年后无止境的获取,以此来换取满足感,这是对童年的一种代偿心理。
沈巍从小就喜欢关于国画和历史方面的书籍,而他的父亲彭某却对此深恶痛绝,只要发现了就会粗暴地将书撕掉。
由于彭某的专制,沈巍在家中与弟弟妹妹也不亲近,他便把所有的情感寄托都在书里了。
与彭某的冷漠相反,外婆对沈巍是格外的偏爱,这种偏爱也在无意中加重了沈巍在兄弟姐妹中孤立无援的地位,因为每次当外婆买了大鱼大肉,她也总只给沈巍夹菜。
在沈巍四五岁时,他常跟着外婆上街买菜,老人家节俭,有捡废品卖钱的习惯,每次买完菜回家时,外孙沈巍的口袋里,都会有一些捡来的垃圾,比如橘子皮、塑料袋等。
以前,外婆还会仗着沈巍年纪小,让他去捡一些水果摊贩旁边的泡沫盒子或者纸盒子等,沈巍捡来,外婆还会摸着他的头,夸奖他懂事。
自此以后,沈巍便有了捡垃圾的爱好,在喜欢读书却无法读到家里的书以后,沈巍曾用捡垃圾卖得的钱买书,父亲彭某却对此大发脾气,不仅训斥了儿子捡垃圾的行为,还没收了沈巍辛苦买来的书。
但后来沈巍也慢慢学聪明了,他从不在客厅等场所当着父亲或兄弟姐妹的面阅读,而是把书都藏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偷偷一个人翻阅,为了买更多书,沈巍也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在捡垃圾上。
而对于捡垃圾这回事,沈巍并非完全是为了卖钱换书看,他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捡垃圾,并认为其有益;
某次在读到一本名叫《增长的极限》的书后,沈巍对里面谈到的“资源浪费会导致发展的不可持续”的观点深以为然,从此,他就有了环保的意识;这种意识不仅让他觉得捡垃圾回收利用是有益于全人类,后来他选择了流浪某种原因上也是受它的影响。
所以在沈巍上班后他依然坚持着捡垃圾,他觉得捡垃圾有益,并且他已经坚持这个爱好很多年了。
沈巍的人生是不幸的,从小活在父亲与外婆的矛盾中,而他也是幸运的,从不愁吃不愁喝,甚至有时候失败了,命运又会眷顾于他。
1986年,19岁的沈巍高考失利了,他虽然博学,博览群书,但那些书大多都不是应试内容,而且沈巍的理科成绩很差,总成绩离专科线还差9分。
然而沈巍也是无比幸运的,当时正值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上海,正是发展之际,上海急需各行业的人才。
即使是落榜生,沈巍也幸运地收到了来自国家安全局和上海审计局等多家单位发出的邀请,一旦接受邀请,沈巍便可以成为一名工作稳定又体面的公务员,和他隔阂已久的父亲也会从此对他另眼相待。
但如今流浪街头的沈巍却表示,如果能再来一次,自己宁愿去复读,他的志向一直是中文系或国际政治研究专业,是因为迫于父亲的威压,当时的沈巍进入了上海大学审计培训班学习;
在当时为期一年的培训期间,沈巍不仅享受着食宿学费全免的好待遇,每月还能领取十几块钱的生活补助。
然而沈巍却表示自己在培训班学习的经历十分的痛苦,他从小就数学不好,能熟练的说出儒家经典里的种种典故,但面对数学公式却犹如在看天书,各种会计的学习更让他头大。
在培训班里,沈巍一直是成绩最差的那个,偶然来上课也是一直在神游,甚至他还会逃课,去看画展、逛书店、去剧院,反正就是不想听课。
最终沈巍以倒数第一的成绩结束了在培训班的学习生涯,但幸运的他还是进入了上海市的审计局徐汇区分局,成为了一名有“铁饭碗”的公务员。
“我第一天上班的时候,那感觉好像老鼠掉进了米缸。”
审计局的工作很清闲,更重要的是,爱好捡垃圾的沈巍在办公室的垃圾桶里发现了大量被遗弃的旧文件,这些文件都是单面印,在外人眼里这些是没有用的垃圾,但在沈巍眼里他可以用没有字的背面写草稿,还可以写字和画画。
后来沈巍不再满足于自己办公室里的垃圾,还开始整栋楼甚至是到隔壁单位去找垃圾桶里可回收的东西,在下班以后沈巍还去厕所单间里翻找。
但不久,沈巍翻找垃圾桶、下班以后在卫生间里徘徊很久的行径马上就被同事们发现了,单位里不仅开始流传关于他的各种流言,还有人说沈巍是个变态,他是在垃圾桶里翻找女性的卫生巾。
最后,领导约谈了沈巍,说有人举报他捡垃圾是有精神问题,要求沈巍去医院检查。
这让沈巍觉得自己受到了严重的冒犯,自己捡垃圾是在做好事,又怎么会是精神病,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不仅单位的领导这么认为,自己的父亲,甚至是一直对自己疼爱有加的外婆也这么认为。
“你不好好上你的班,你为什么非要捡垃圾呢。”
外婆的不理解大大打击了沈巍的内心,在被领导要求赴院检查后,沈巍的父母更偷偷瞒着他联系了当地的精神病院,将沈巍当成一个精神病人送进了医院。
在医院的日子里,沈巍被五花大绑,还不能读书,这给了沈巍很大的打击,最后还是以参加侄子的满月酒为名才逃离了于他炼狱般的精神病院。
“我的愿望是在上海有一套自己的房子,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我可以随心所欲的画画或写字。”
在计生局的领导为他办理了病退以后,沈巍曾有两次租房经历,有一次是家人为他介绍的;
在租房里,沈巍每天就收拾分类自己白天捡来的垃圾,哪些是可以卖钱的,哪些是可以自己再利用用来写字的;
可好景不长,两次租房,沈巍的邻居都不满他天天把废品堆积进屋的行为,向房东投诉了他,最终居无定所的沈巍选择了流浪。
面对网民们给他的“流浪大师”的称号,沈巍婉拒的回应道——我不是大师,只是你们读的书太少了。
在26年里,沈巍每天两点准时醒来,在附近的几个垃圾桶里翻找,然后在回来在自己放行李的地方,分类这些捡来的东西,能卖的就卖掉,能看的书和报纸沈巍都会留着,能吃的就留给自己作为食物,多余的食物沈巍还会喂给流浪的猫猫狗狗。
自从流浪以后,沈巍每天便有了很多时间可以读书,那天烘焙师拍到沈巍,他就是在杨高南路地铁口旁的路灯下阅读《尚书》。
其实于沈巍,每月两千元的病退工资让他足以再找一套房子暂时居住,或者也可以低头去和亲戚们请求借住,但最终他还是接受了命运,选择了流浪。
2018年11月,那段短视频一经被上传到互联网,就宣告了沈巍平静生活的结束。
从此以后,明天都有十几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红主播,带着手机前来要求录制沈巍的视频,甚至连沈巍去公共厕所,他们也雷打不动的跟着。
最初一方面是因为流浪汉的身份,让沈巍逃无可逃,另一方面或许是受儒家讲学的影响,从来不能和亲人朋友们倾诉,说话也得不到认可的沈巍,此时却爆红于网络,每天都是大量的主播来找寻他,以他为封面、他说的话为标题的短视频轻轻松松便能突破上万的播放量。
甚至还有不少美女主播,举着“流浪大师,我要嫁给你”的纸牌站在沈巍面前,当然下面还带着她的直播账号名,显然他们是为沈巍的名气而来的。
在最初,沈巍面对网红主播的追捧和新闻媒体的采访时能冷静的回应道,自己的水平自己心中有数,虽然自己爱读书,也读了很多书,但这并不能代表自己有文化。
而在2019年后,一向在镜头面前表现得冷静睿智的沈巍开始走向了失控……
当着好几十名追随者的面,对着他们的手中的镜头和手机,沈巍人生中的第一次爆了粗口:妈了个……
自此也宣判着这位“国学大师”开始跌落神坛,跻身于舆论风波。
沈巍的失控开始于“干儿子”的出现和他开始亲身接触网络直播。
曾经,拥有稳定的工作,沈巍能为捡垃圾的爱好放弃一切,在无数主播面前也表现得无欲无求,而在被各个主播轰炸、跟随近半年后,沈巍的想法发生了改变。
他不仅申请了短视频帐号,还剪掉了邋遢的长发,刮了胡子,换上干净的衣服,直播了三次,且一天直播的受益就有四到五万。
正当沈巍的直播道路刚要走上正轨时,他却发现自己的账号被封掉了,视频官方表示是因为有几个与他同名的账号举报他,称他是在假扮真正的沈巍,再加上他注册时使用的不是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所以才封禁了他。
“一开始我不愿意,但小飞他们盯着我搞,虽然我需要一个发声的平台,可无穷无尽的举报真的让我觉得太疲惫了。”
小飞指的正是刘小飞,他是个原本在新疆做玉石生意的商人,一见沈巍就开门见山的表示自己是来找沈巍带货的。
身边的人总是去了又来,来了又去,反反复复大多为名为利而来,有了镜头就不顾他了;但刘小飞的出现让沈巍感受到了缺失的温暖,刘小飞还表示要认沈巍做师傅。
在拜师的那天,刘小飞不仅认了沈巍做师傅,还认了沈巍做干爹,沈巍曾跟着干儿子小飞去过他的老家新疆,他们还去了广东、浙江、江苏、四川、湖南、陕西等地旅游;可刘小飞从来就不是别无所求,在他的安排下,沈巍开始直播带货。
这段父子情仅维系了六个月,六个月后因为直播分成、频繁的工作安排和沈巍不满刘小飞新交的女友,最终二人分道扬镳。
2020年5月22日,沈巍发表了一封“致网亲的公开信”,他表示自己接下来会无限期的停播,信中沈巍将退网称作“殉网”,在他眼里自己就像屈原,殉道以明志,他的消失将让世人认清互联网的乱象。
原本,故事或许就应当这样结束,然后沈巍继续做自己的流浪大师,或者拿着存款去过一些诗歌与远方的生活。
可事实上,一切,都不是人们所能够预期的。
在退出视频平台后,这位140万粉丝的大师去了哪?
最初直播时,沈巍是被刘小飞安排下榻的高级宾馆,后续他住的也是五星级酒店;
在跟随着干儿子四处旅游的那段日子里,沈巍到哪都会有各路的“网亲”邀请他到五星级酒店吃饭。
现在沈巍在其他社交平台上的账号网名是简单的“沈巍”二字,目前他共有83个短视频作品,最新的视频是发布于2022年2月11日的“说说管道昇”,沈巍在视频里为粉丝们讲解知名书法家管道昇。
根据直播记录显示,沈巍还曾在2022年2月5日直播参观青溪园,他不再像曾经在干儿子刘小飞身旁那样频繁的带货直播,但也并未如他的“公开信”所言彻底“殉网”。
如今的沈巍,更像是只换了一个短视频平台,他不再频繁的带货做商务直播,而是经常发布一些游历博物馆和讲解历史名人的短视频,外表着装也更加干净,可以看出现在的他也没有选择再次流浪,已经有了自己曾梦寐所求的房子和书墙。
现在沈巍账号的个人背景是粉丝为他画的一幅画,曾经沈巍流浪汉形象和左边他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浩如烟海的文化而言,自己还是井底之蛙,要不断地学习。
围观与被围观的——中国青年报 陈海峰
“一窝蜂式”围观骚扰何时休?——工人日报 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