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言国学,是当下中国最为热门的一个话题。90后的书本上,很少有《三字经》、《千字文》等内容,到了00后的年代,它们又如喷泉一般喷薄而出,成为中小学必备的课外读物。二十一世纪以来,在中国甚至是世界,都掀起了一股国学热,而中国更是诞生了许多所谓...
国学,是当下中国最为热门的一个话题。90后的书本上,很少有《三字经》、《千字文》等内容,到了00后的年代,它们又如喷泉一般喷薄而出,成为中小学必备的课外读物。
二十一世纪以来,在中国甚至是世界,都掀起了一股国学热,而中国更是诞生了许多所谓的“国学”大师,其中最出名的应当是一对师徒:文怀沙与范曾。
文怀沙,被誉为著名国学大师,除此之外,他还有红学家、书画家、金石家、中医学家等高逼格的身份。先不论他的成就,最起码文怀沙在荣誉称号这一块已经被全部点满。
但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文艺界就已经出名的文怀沙,在老年的时候却不断被人质疑。其中最出名的当是李辉在《北京晚报》发表的《揭秘:文怀沙的真实年龄“国学大师”的荒诞人生》一文,直接对文怀沙的年龄和经历进行了质疑。
首先从年龄上来讲,文怀沙曾多次在公众场合将自己是出生于1910年,即辛亥革命之前。而他的出生年月在各种机构之中的记录,如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花名册、又如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记录,又分别为1922年和1921年。十年的年龄差距,使得他的出生年月成谜,也成为质疑他造假的第一个原因。
其次,从经历上来看,中国近代文人学者从旧社会走向新中国,或多或少都曾在特殊的年代遭受批判或被判处劳改,文怀沙也不例外。
他被关押的理由是非法行医罪,但传闻这一罪名都是他自己所编造的,而真正的原因却是流氓罪。从他在大众面前毫不避讳与年轻女性的接触以及扬言长寿与女性有关,可以肯定这一说辞。
除了关于他本人行为的诸多争议之外,文怀沙的“国学大师”也深受质疑。他一生最得意的,应当是被誉为“楚辞泰斗”。但实际上,他的工作更多是将楚辞系列用现代的语言翻译出来,但其翻译的水平,很难让人恭维。
也难怪,学术界的许多人都不将其作为一个学者看待。复旦大学的葛剑雄教授曾说:
虽中国历来就有文人相轻的现象,但话说到这种程度,已经不止是轻视,而是完全不将其放在眼里。在他们的眼中,文怀沙连学术界的大门都没有跨入进去,又怎么当得起一句“国学大师”。
人品、作品皆受质疑的不止是文怀沙,他的徒弟范曾也是如此。
范曾最主要的身份应当是一个画家,虽然在时代的发酵之中,他又拥有了中国当代大儒与文学家的称号。
他的画作,其取得的成就不能忽视,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他便被日本誉为“近代中国十大画家之一”,其画作的售卖价格到了二十一世纪初仍居前列。
若是以一个画家的角度来进行评判,或许称得上大师。但大儒与国学大师的称号,似乎又有很多争议。
毕竟能够在儒学这一方面为人所称赞的,都是除了孔孟等人,往后也当时朱熹之流。如此耀眼的光环,在范曾人品的加持之下,更是显得黯淡无光。
我国著名画家李苦禅曾这样斥责范曾,甚至死时也不愿让范曾前去吊唁。而当初将范曾拉到自己身边帮忙打下手的沈从文,也是在范曾列出了几百条罪状后被批斗。
除了忘恩负义这种明显的人品问题之外,他的婚姻关系也很值得人们品味。去年十一月,范曾的妻子去世,他发表了如下讣闻:
我们无法从中看出他对妻子的缅怀之意,反倒从寥寥几句话中看到了他所做捐出的画作和为社会做的公益。
我们没有资格指责一个做慈善的人,但绝对会唾弃一个利用妻子沽名钓誉的丈夫。更何况,他的妻子,曾经是他朋友的老婆。
范曾与文怀沙,让所谓的国学热饱受质疑,也成为众人口中的笑话。为何被冠上“国学大师”的称号,他们就能过得如此张扬与肆意呢?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国学大师都是我们后来者对前人所冠上的名誉称号。而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与继承,也从来不会如同现代社会一般,还需要强制要求。
在儒家思想主导封建社会的时代,儒学从来都未曾丢失。
而近代社会之中,由于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各学说纷纷涌入,同时传统儒学也遭到大肆抨击。
在民族危机面前,所有的一切都得为他让步;而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要义也是发展。当经济逐渐步入正轨之后,人们才能多注意曾经被忽视的以儒学为主的传统文化。
但是,传统文化向来是需要沉下心来研究的,准确来说,做学问本来就是一件漫长的事情。短时间内能取得所谓的重大成就,便意味着其心所花费在学问上的时间并不多。
这种本应该被斥责的行为,恰恰适应了当今快时代的需求。因此,所谓的“国学大师”才会在“国学热”的潮流之下,成为人们争相吹捧的对象。
当他们的缺点暴露出来之后,其获得的成就无法将自身的瑕疵掩盖下去,就会使之成为一种尴尬。
文化的底蕴,岂是一朝一夕便能累积?近百年的空白,又是几个所谓的“泰斗”就能填补?这些被吹捧出的“国学大师”,不过是在文化底蕴逐渐丢失之下所想出的情急之策,企图让人将传统文化的辉煌牢记。
但文化,若非用心,怎能感受?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是我们骄傲与自豪的资本。但能够潜心钻研与继承的人并不多。那些皓首穷经的人,向来没有精力出来沽名钓誉。而那些沽名钓誉之辈,便这样占据了人们的视线,让想要令传统文化复兴的人将其言语奉为圭臬。
这种心理不能一味地否定,因为自始至终人们都以本民族文化感到自豪。但这行为并不可取,浮于表面上的继承与吸收,只会让真正的内涵离我们远去。